對于杭銑社區居民陳朵朵、陳靜、郭雁南來說,這個小世界,就是烘焙。
剛開始,她們做烘焙只為吃得衛生、健康。但漸漸地,在選購食材、攪拌面粉、等待出爐的過程中,她們得到了一些屬于自己的體會。
陳朵朵說,烘焙的小小天地里,她的世界變得很大。陳靜說,做甜品是一個靜心思考的過程。郭雁南說,學會做水果裱花蛋糕,可以算自己夢想成真。
你會得到什么體會,可能只有你親手去試過才能知道。
關于烘焙的教程,在靠譜的美食書或者網站都能尋得。這里要跟大家分享的,是三位普通人與烘焙的相遇,以及她們的感受。希望有心人能如電影《橙沙之味》所說的那樣,終能制作出屬于表達自己想法的“銅鑼燒”。
陳朵朵
“烘焙的小小天地里,我的世界變得很大。”
三年前,陳朵朵趕潮兒地往家里搬了個烤箱,一腳踏進了烘焙的天地。
陳朵朵最喜歡做吐司面包,盡管做一次就要四五個小時。揉面、發酵、整形以及烘烤的過程是漫長的,需要很多等待。但她恰恰享受這個慢慢等待的過程——很多時候,她甚至就守在烤箱旁,看著面包一點點慢慢鼓起來。
“打開烤箱的瞬間,整個房間都充滿了麥香味,這種感覺非常棒。”她說,新鮮出爐的吐司,外面很酥脆,里面卻十分柔軟。她用天空中的云朵,來形容面包的這種柔軟。
關于吐司的吃法,陳朵朵有很多創新:除了回烤、夾培根或黃油,還可以炒菜、做土司披薩、吐司布丁。不過,剛出爐的吐司傷胃,最好等上兩小時冷卻后再吃。現在,陳朵朵也開始學做各式各樣的蛋糕。與面包不同,做蛋糕更像是做一件手工藝品,需要靠創意給造型、裱花來加分。
“希望有一天,我能把蛋糕做得像藝術品一樣。”她說,在烘焙的小小天地里,發現自己的世界變得很大。
陳靜
“做甜品,是一個靜心思考的過程。”
陳靜一直是個愛做糕點的家庭婦女。四年前,她花了兩個月時間做準備,為兒子親手做了一個慕斯蛋糕。
她依舊清晰地記得兒子嘗到蛋糕的興奮樣,“很漂亮、很好吃”這句評價也給了她很大鼓勵。從那會兒起,陳靜開始接觸烘焙,主要做西式甜點。
她說,雖然網絡上有教程,但實際操作起來可能并不是那么回事兒,做甜點需要融入自己的思考。“奶酪怎么打、牛奶怎么加、哪個步驟在前……這些,都要自己嘗試和摸索。”
以她最拿手的奶酪布丁為例,打奶酪的時候,牛奶和糖不能一下子放進去,而是慢慢加入。這樣,布丁的口感才更細膩。“嘗試的過程肯定會失敗,但是失敗之后就要思考下次應該怎么調整。”
做甜點時,陳靜總是把整個心思就花在上面,仿佛抽離了現實世界。這樣的好處是,能忘記一些煩心事,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快樂和成就感。
“通過烘焙,我可以靜下心來享受過程,別人也能品嘗到這份心意。”她說。